联系我们
主办单位

山东省陶瓷协会

淄博市陶瓷琉璃产业链推进办公室

淄博市传统产业发展中心

承办单位

山东领瓷展览有限公司

联系我们
首页 > 行业新闻 > 【行业新闻】重磅!国内“ 天才少年 ”突破百年极限!成功解决金属增材制造该项瓶颈问题

粉末冶金

机器学习在合金设计中的应用正深刻变革传统材料研发模式。长期以来,合金开发主要依赖"试错法",面临研发周期长(10-20年)、成本高(单次实验达数万美元)等瓶颈,尽管第一性原理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持,但其计算复杂度随原子数指数级增长,难以处理多组分体系。这一困境随着材料数据革命的到来得到破解:Materials Project等开源数据库已收录超过15万种材料计算数据,结合高通量技术(如组合材料芯片可单次生成10^4-10^5个成分样本),为机器学习提供了坚实基础。通过随机森林、图神经网络(如MEGNet在带隙预测中达90%+准确率)等算法,研究者能高效建模成分-工艺-性能关系,贝叶斯优化等主动学习方法更可将实验迭代减少70-80%。典型案例包括清华团队用SVM筛选高熵合金固溶体条件(准确率>92%)、日立公司通过深度强化学习发现超耐蚀新成分。当前前沿已发展到生成式设计(如MatGAN预测新型超导体)和全自动机器人实验室(如伯克利A-Lab日均完成100次实验),但小数据困境、模型可解释性等挑战仍存。在国家战略推动下,该领域正以每年200%+的论文增速发展,预计到2030年,机器学习将覆盖50%以上的新材料研发流程,特斯拉等企业已开始部署工业级应用,标志着材料研发正式进入智能时代。

 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,AI for science以及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,基于机器学习的合金设计正在重塑合金设计的研究范式。基于机器学习的合金设计通过数据驱动颠覆传统试错模式,显著加速新材料研发进程,较传统方法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。本次培训由来自海外QS80高校专家主讲,主讲教师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合金成分设计、合金性能预测等领域有这丰富的研究经验。

【课程一】

机器学习合金设计

第一天

机器学习在合金设计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现状

1 基础导论

课程目标、合金设计痛点与ML解决路径

领域发展史:从经验设计→CALPHAD→ML的范式演变

核心应用场景成分优化/相预测/性能映射/逆向设计案例

2 数据基石

数据来源:Materials Project/ICSD/OQMD数据库实战检索

特征工程:原子半径/电负性/价电子数等描述符构建

数据清洗:缺失值处理/异常值检测/标准化演示

3.算法全景

监督学习:回归vs 分类任务在合金中的典型模型

无监督学习:聚类分析发现合金家族(PCA+t-SNE可视化)

强化学习:动态成分优化框架概念解析

4挑战与前沿

数据瓶颈:小样本学习/迁移学习解决方案

可解释性:SHAP值分析高熵合金性能主导因素

趋势讨论:生成式模型/多尺度建模最新论文解读

image.png
图片

第二天

基于机器学习合金的成分-性能模型实战

上午:介绍各种合金系元素配比及其服役性能(力学性能、化学性能等),利用机器学习预测、解释合金成分与性能间的关系。

利用机器学习模型研究合金成分与力学性能、化学性能等之间的关系,预测与解释不同合金成分配比下的服役性能,以及不同合金成分对服役性能的影响。

image.png

下午:课程案例实战

利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不同合金成分下的服役性能

1.建立数据库的方法

2.利用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,建立合金成分与服役性能之间关系,预测不同合金成分配比下的服役性能(代码讲解与运行)

大节

小节

内容详情

2.1 建模基础

2.1.1 问题定义

成分→性能预测任务拆解


2.1.2 特征构造

Magpie库自动生成元素特征 + 交互项衍生


2.1.3 基线模型

多元线性回归与决策树快速验证

2.2 进阶模型

2.2.1 集成方法

随机森林优化关键超参数


2.2.2 支持向量机

核函数选择与网格搜索(RBF vs Poly)


2.2.3 神经网络

3层MLP实现与Dropout防过拟合

2.3 模型评估

2.3.1 验证策略



2.3.2 评价指标

MAE/RMSE/R² 针对连续变量解读


2.3.3 误差分析

残差图定位系统性偏差样本

2.4 优化部署

2.4.1 超参调优

Bayesian Optimization库自动搜索


2.4.2 特征选择

RFECV递归特征消除实战


2.4.3 轻量化部署

Flask封装模型为API调用演示

image.png

图片

第三天

基于机器学习合金的微观组织-力学性能预测实战

上午:介绍不同合金系的结构特点,包括微观结构,介观结构与宏观结构,利用机器学习研究多尺度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。

image.png

下午:课程案例实战

利用机器学习研究合金微观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

1.微观组织图片特征提取与筛选,建立数据库

2.利用不同的机器学习模型,建立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之间关系,预测不同合金组织下的服役性能(代码讲解与运行)

案例:GBDT预测高温合金γ'相尺寸对强度影响实战

大节

小节

内容详情

3.1 数据表征

3.1.1 图像获取

SEM/EBSD/TEM数据格式与预处理


3.1.2 特征提取

晶粒尺寸/相比例/取向差统计方法


3.1.3 图神经网络

晶界网络拓扑结构表征(PyG初步)

3.2 传统方法

3.2.1 物理模型



3.2.2 经典ML

SVM预测屈服强度


3.2.3 特征融合

成分+组织特征联合输入提升精度

3.3 深度学习

3.3.1 CNN架构

U-Net分割多相组织(PyTorch实现)


3.3.2 迁移学习

ResNet微调预测疲劳寿命


3.3.3 多任务学习

同步预测强度/延伸率

image.png
图片

第四天

基于机器学习利用成分进行合金相场预测实战

上午:介绍常见的生成式AI:VAE, GAN以及他们的衍生模型的基本原理,介绍生成式AI在合金设计中的应用,如生成微观组织,对组织进行分类与识别等。

image.png

下午:课程实践与案例分析

利用GAN来生成微观组织结构图片

利用GAN学习工艺参数、合金成分与微观组织之间的关系

1.代码讲解

2.利用GAN生成熔池图片

3.生成图片质量评估

案例:基于GAN的指定成分生成高熵合金显微组织

大节

小节

内容详情

4.1 相场基础

4.1.1 物理原理

Cahn-Hilliard方程与自由能泛函


4.1.2 数值模拟

FiPy库相场模拟演示(沉淀相粗化)


4.1.3 计算瓶颈

传统模拟耗时问题引入ML加速需求

4.2 替代模型

4.2.1 数据生成

参数化扫描构建相场数据集


4.2.2 LSTM预测

时间序列预测相演化路径

4.3 前沿方法

4.3.1 生成对抗网络

GAN生成微观组织演化序列


4.3.2 图卷积网络

预测多晶体系晶界迁移


4.3.3 主动学习

自适应采样减少模拟次数

image.png
图片

第五天

第五天:基于机器学习的合金微观组织解析实战

上午:介绍利用机器学习来自动化或增强对材料微观组织图像(如金相、扫描电镜、透射电镜等)的分析和理解过程。

image.png